日本耐震等級的分別?耐震、制震、免震的差別又是什麼?

buidling

“耐震”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,就算是沒有買過房子的人也都能夠瞭解!就”耐震“這兩個字字面上的定義來解釋就是對於地震忍耐程度,耐震程度也就是建築物對於地震能夠忍耐的一種指標,因此在日本也就有“耐震等級”這樣的標準出來讓我們能夠簡單理解建築物對於地震對抗的能力。

但是相對於“耐震”,在日本另外還有制震以及免震這樣的專有名詞,這兩個名詞跟耐震又有什麼差別呢?繼續看下去!

耐震

耐震簡單講就是忍耐地震的程度,例如住宅這樣的建築物在地震來襲時,建築物本身構造設計使得建築物不會有劇烈的晃動,藉此保護建築物免除地震所帶來的傷害。

制震

制震跟耐震最大的不同就是,建築物本身在地震來襲時也會跟著搖晃,但是這種搖晃是故意並且跟地震搖晃的方向相反!也因為這個特性,在建築物當中所感受到地震的搖晃會比實際地震的搖晃程度來得小!

比較有趣的部分是”制震“建築物大樓當中,只有2樓以上的部分才有制震的效果,因為1樓會隨著地震的方向一起搖動(有點像是理所當然,因為1樓是跟地殼連在一起,不可能跟地震方向做相反方向的晃動),不會有耐震的效果!因此如果是一棟兩層樓高的建築物號稱有制震效果的話,那也只侷限在2樓的部分,1樓的部分則是沒有制震效果的!

免震

”免震“有如字面是的意義就是要讓建築物本身不會(免除)感受到地震的晃動為目的的建築方法。也因此除了可以保護建築物本身之外,也可以保護在建築物裡面的人以及物品,是一種可以一舉兩得的防震建築物,當然建築物本身的成本也會相對較高!另外就是”免震建築物“為了要能夠跟地震呈現相反方向的移動,所以跟旁邊鄰近的建築物必須保持一定程度的距離,因此對於周圍腹地較為狹隘的建築物來說是比較不可能實現的!

耐震等級”1“ “2” “3”的差別

在日本耐震等級分成1~3三種程度,耐震等級3是最高等級!各個耐震等級的定義如下:

耐震等級1:與日本建築基準法(法律)設定基準同等程度的建築物

耐震等級2:耐震等級1的1.25倍地震發生也可以容忍程度的建築物

耐震等級3:耐震等級1的1.5倍地震發生也可以容忍程度的建築物

那麼在耐震等級1中所描述的“與日本建築基準法(法律)設定基準同等程度的建築物”到底是什麼程度等級的建築物呢?詳細如下:

○ 對於數百年發生一次的地震(都市密集地區發生震度6~7級地震),建築物本身不會倒塌或者損壞

○ 對於數十年發生一次的地震(都市密集地區發生震度5級地震),建築物本身不會有損壞

建築物如果有耐震等級1的基準雖然已經有符合建築基準法的標準,但是對於震度6~7的地震只是不會倒塌或者崩毀,建築物本身仍然會有損傷的可能性。因此在日本所謂的長期優良住宅都是以耐震等級2以上為基準的!另外像是房屋貸款的利息以及建築物保險的優惠等等,都會針對建築物本身的耐震等級而有所差別,因此對於想要來日本買房子投資的朋友,下次再買房子之前可以額外注意建築物本身這方面的數據喔!


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有那麼一點幫助的話

♥可以上我們的臉書粉絲團訂閱我們唷♥

如果您想知道任何跟日本相關的訊息,也非常歡迎在我們的臉書上面留言告訴我們 🙂

SNSでもご購読できます。

發佈留言
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